记者8月14日从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铝郑州研究院”)获悉,由该公司研发的“铝电解槽用长寿命打壳锤头技术和应用”近日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成果评价。专家组认为,该技术涉及合金材料及增强相制备、复合材料均质混合、堆焊工艺设计等多项技术突破,研发难度大,复杂程度高,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中铝郑州研究院铝电解研究所所长张亚楠介绍,在电解铝生产中,打壳锤头作为铝电解打壳和下料系统的关键部件,用于周期性打开电解质结壳,以便添加氧化铝(电解原料)。目前,全国电解铝企业在服役的打壳锤头多达52.8万套。在高温氧化、HF腐蚀、氧化铝磨损等多重恶劣环境中,国内一般打壳锤头的使用寿命只有6个月左右,国外同类产品寿命在2—3年,且价格成本较高。频繁更换打壳锤头会影响电解工艺的稳定性,加重电解工人的劳动强度,而且锤头磨蚀形成杂质进入电解液会劣化原铝质量。
针对这一问题,中铝郑州研究院科研团队系统研究了合金元素交互作用机理,开发出铝电解用多元耦合耐磨耐蚀材料,创新性地开发出涂层熔覆强基的打壳锤头制备工艺,使得涂层与基体形成牢固的冶金级结合。此外,他们还研创了原位自修复钝化膜动态防御耐腐蚀技术,实现了涂层材料长周期防护。通过成套技术协同增效,团队给锤头穿上了“科技外套”,让锤头寿命从6个月左右,延长到4年左右。该技术获授权专利6项,团队围绕该技术制定和发布标准2项。
截至目前,该技术已在全国18家电解铝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,每吨铝生产成本降低32.5元。下一步,研发团队将对材料成分和制备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升级,使得锤头寿命达到6—8年,寿命与电解槽相当,进一步促进电解铝绿色低碳生产。
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:4207000006 鄂公网安备:42070402000097 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单位:湖北省鄂州市科学技术局 承办:鄂州市科技信息中心 联系人:龚卫东 电话:027-60896287 027-60896553 传真:027-60896391 地址: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89号 点击总量: |